“绝不漏诊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也不错诊一个病人”。这是重庆市南岸区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朱爱东对自己的要求。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是南岸区新冠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新冠肺炎病例诊断就在市五院,朱爱东是专家组组长。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警报拉响,自1月21日市五院启动黄色预警以来,她一直处于高压状态。
“感染新冠肺炎初期的患者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确诊难度很大,有的患者做了三次核酸测试是阴性,但朱爱东还是不放心,继续对患者进行医学隔离观察,一直坚持做了9次核酸检测,才检测出阳性。”五院的同事杨道凤又说;“有一个发高烧儿童,所居住楼栋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整栋楼被全部隔离,但小孩做核酸检测是阴性,很多人确认为小孩很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朱爱东又想尽办法多次组织专家会诊,最终排除是新冠肺炎患者。”
规范市五院就医流程,合理设置病人在医院内的行走路线,完善新冠肺炎病例上报程序,协调因设立新冠病毒感染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而转移到重医附二院病人的医保问题,组织专家会诊,管控医疗物资……这一个月来,每天凌晨12点以前,朱爱东没有完整地吃过一顿饭。
由于新冠肺炎的扩散,发热门诊人手紧张,大年三十的晚上,区政协委员、长生桥镇卫生院副院长杨梅主动坚守在一线,承担值班工作,当晚就接诊了一例疑似患者。经过流行病学史调查、临床诊疗、上报,杨梅结束流程已是凌晨2点。因患者心理恐惧,杨梅又担心患者逃离隔离室,一夜未眠照看患者。第二天来不及休息,她又投入全院防控布置的紧张工作中。
“随着新冠病人越来越多,我心里还是有些害怕,但我是一名政协委员理应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作为镇卫生院抗击新冠肺炎医疗工作组的专家,杨梅始终战斗在一线,认真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远程会诊、上门看诊、就医指导工作,参与外出排查与采样,紧密联系收治疑似患者医疗机构和定点隔离单位,确保可疑患者、隔离患者、确诊患者及时转移及治疗。杨梅说:“要尽自己最大努力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南岸区政协的许多医生委员们始终牢记肩上的责任,迎难而上,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通讯员 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