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抗疫媒体报道专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专题专栏 > 正文
前方“作战”,后方“声”援!听听川味顺口溜!

2020年03月27日 16:45 来源:人民政协报

2月4日,立春。虽然整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因疫情而一片冷清,但在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广播电视集团都市公共农村频道总监韩咏秋看来,春天的气息已经近在眼前了。因为近段时间,他的心中一直涌动着火热的激情:“疫情突如其来,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国家启动一级响应,我们都应该作为疫情防控的一股力量!”

△韩咏秋正在录音

韩咏秋告诉记者,春节期间,他了解搜集到重庆艺术家们倾心创作的相关作品后,立即组织都市频道工作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对艺术作品进行视频创作。目前,他们已制作完成了10首原创抗疫情歌曲MV,陆续在电视、抖音、公众号等各种平台传播,而创作还在持续更新中。

“外地回来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防护人人都做到,家园明天更美好!” 作为重庆著名主持人、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韩咏秋还发挥自身特长,出镜录制了这样的《疫情防控顺口溜》视频,通过网络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担纲诗朗诵《钟南山,是一种精神》,致敬白衣天使:“……苦难它并不可怕,会把我们打磨出星星的光。过程可能疼痛穿心,未来却能所向披靡!” 他说,心中有信仰,大爱有担当。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终迎来朗朗乾坤、幽幽天地。

前方“作战”,后方“声”援。像韩咏秋这样的委员还有很多。记者从重庆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了解到,该委的文艺界委员们都纷纷主动投入到这场特殊战役中,发挥各自专长,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深情发“声”,以文艺鼓舞斗志,用精神凝聚力量。

“虽然上不了前线,但前线‘最美逆行者’的精神,我们可以用文艺形式来进行升华和表达。”隔着手机,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歌剧院院长刘光宇的声音仍一如往常清亮,只是此刻,更增添了许多深情。这一场令人猝不及防的疫情阻击战,带给他太多感慨和思考。“这场硬仗中,文艺不能缺席。”他坚定地认为。

怎样调动艺术家们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作曲、作词、演唱、朗诵、合成、录音全方位迅速集结,从大年初三至今,刘光宇已带领市歌剧院组织创作了8首艺术作品在网络和电台推送,《生命重于泰山》《天使的样子》《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一首首精雕细琢的感人MV应运而生,每一段歌唱和朗诵背后都深藏着故事和情怀,令刘光宇既感动又欣慰。他说,这个非常时期,社会和群众更需要文化艺术有所担当,而他脑海中时常浮现的“抗疫情、强精神、有行动”这几个字,便是他们艺术创作的指导思想。

学曲艺出身的刘光宇还自己创作录制了方言顺口溜视频《坚信》,宣传防控知识,激励抗疫斗志,鼓励大家不信谣不传谣,树立必胜信心:“时时都在看微信,天天关心抗疫情。条条消息不一样,必须确认才得行。……”镜头前的他,声情并茂,充满着文艺家昂扬振奋的精气神。

和刘光宇一样身先士卒带头发“声”的还有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王弋。“前方在打仗,后方必支援,很多想说的话,如鲠在喉!”她说,市话剧院的艺术工作者拿起笔,亮开嗓,把对患者的祝福、对逆行者的敬佩、对战胜疫情的信心凝聚在一起,向所有战斗在一线的工作者致敬,用话剧艺术工作者独有的方式“声援”着这场必须打赢的人民保卫战。

2月1日,王弋参与朗诵录制的散文《致敬逆行者》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此刻所有逆行者便是中国的脊梁。逆行的人们,恳请你们一定要平安归来!凯旋归来!逆行的人们呀,向你们致敬!”而同一时间发布的还有话剧院艺术工作者创作、王弋单人朗诵的散文诗《我有一个普通的名字》……战斗不息,发声不止!

用艺术致敬新时代英雄,颂扬大爱精神,文艺界委员们正用心用情用行动持续谱写、传递着一首首凝心聚力的生命赞歌,为前方“战场”送去最美的“声”援。(凌云)

编辑:张敏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    技术支持: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