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王林
不少老球迷应该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成渝“金牌球市”火爆的场景,“雄起”声风靡全国。
1月21日,重庆两会举行的专题“云记者会”,邀请代表委员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言献策。
在“云记者会”上,市政协委员、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林,提出了4个关于推动成渝地区经济、交通、文化建设的建议。其中,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建立高水平职业足球联赛的建议,引起了不少人的追忆和共鸣。
川渝有“足球热”的老传统
“我就是一个老球迷,20多年前,我们不仅在重庆为球队加油呐喊,还经常坐车去成都看球。”王林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难掩兴奋之情,“那时候,场面非常热闹,球迷激情澎湃,看得人热血沸腾。”
王林说,体育产业以及衍生出的服务业,既可以完善现代经济体系,还可以提升生活品质,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的着力点。
为此,王林查了一组数据:川渝地区人口约1.2亿,主要集聚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良好,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服务业占GDP份额超过50%。
“这是消费提档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机。”王林委员说,“按照国际发展经验,体育产业会在中等收入以上得到巨大发展,可以加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体育合作,打造体育产业协调协同合作的模式。”
他说,成渝地区老百姓热爱足球、爱看足球、爱谈足球,曾有享誉全国的“金牌球市”及老百姓“足球热”的传统。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开展成渝地区经济圈的足球联赛,激活“金牌球市”,发展体育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促进体育与服务业的融合。
联手培育“足球人才”梯队
王林说,成渝地区人口超过欧洲五大足球联赛(英格兰、西班牙、德国、意大利、法国)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随着足球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联赛总收入也将继续增长。
而在成渝地区,足球体育及其服务产业将是非常大的数值。推动成渝地区足球联赛,激发成渝传统的“金牌球市”球迷热情,促进成渝足球发展,培育足球人才梯队,激发足球需求与青年人的足球热情。
为此,王林也提出了几点建议:设立领导小组与发展基金,引进民间资金,促进成立政企协同的成渝职业足球联赛委员会;选拔18-20支球队,打造具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的、参与度比较高的职业足球联赛,成熟以后可逐步拓展到周边与西部地区;成渝联手建立足球培训人才梯队,如成年队、青年队、少年队及业余足球队,并建立足球人才培训基地,足球培训学校等。此外,王林还对发展体育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如票务广告、餐饮娱乐、旅游购物等提出了建议。
“我期待再现成渝‘金牌球市’,再响‘雄起’声!”对此,王林充满了希望。
成渝打造机场群和自贸港
除了打造成渝“金牌球市”,王林还建议成渝地区联手打造“成渝机场群”“成渝自由贸易港”“成渝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王林建议成渝地区加大机场群协同力度,打造航空川渝或成渝品牌。将成渝机场打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枢纽机场,打造成渝腹地的“临空都市圈”,并统筹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航空网络布局。
他建议成渝地区联手创建全球内陆第一的“成渝自由贸易港”,打造内陆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枢纽。通过实现大宗货物的中转集运分拨,提升成渝自由贸易港的物流汇聚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通道畅通等。“成渝是离环印度洋地区最近的2个国家中心城市,坐拥西部最大的内河港口群和机场群”。王林说,打造“成渝自由贸易港”,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动力源,更是连接和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
对成渝正在倾力打造的中国西部科学城,王林建议借鉴苏沪鲁经验,筹建“成渝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蒋艳 李婉姣 摄影 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