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专题专栏 > 政协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正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五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2年01月25日 10:33 来源:重庆政协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五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2年1月16日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

屈谦

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协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及市委五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坚持党对提案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市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提案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启重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智慧力量,切实彰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情系民生的履职情怀和责任担当。

一年来,共收到提案1501件,其中大会提案1473件,平时提案28件。经审查,立案1307件,并案后交办1085件,其中委员提案933件,集体提案152件。交办提案中,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提案130余件,聚焦民生实事提出提案160余件,聚焦科技创新提出提案70余件,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提案40余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协提案工作,坚持把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督查计划,纳入市级党政机关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纳入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全市119个承办单位切实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把提案办理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与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结合起来,与党史学习教育特别是“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办理满意率、时效率、落实率、公开率稳步提高。提案者对办理表示满意1062件,占97.9%;基本满意23件,占2.1%。一大批提案意见建议转化为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政策措施和惠民成果。

在经济建设方面,围绕科技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提出提案676件。打造科技创新特区、集聚科技创新平台等建议,助推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建设。创建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前布局网络安全、脑科学、量子信息等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产业等建议,助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持万达开一体化发展、推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创建成渝自由贸易港、打通川渝水运大通道等建议,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优化主城区物流体系等建议,为制定《重庆市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发挥主城新区重要作用推动主城都市区融合发展、促进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等建议,助推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快培育新兴消费产业、升级县乡农村消费等建议,有效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等建议,被《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吸纳。

在政治建设方面,围绕重点领域改革、依法治国、基层协商民主、优化营商环境等,提出提案101件。加大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升金融监管“早发现”能力等建议,助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蹄疾步稳。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加快政务系统融合等建议,助力“渝快办”平台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完善党政机关法律服务、规范行政执法等建议,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探索路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社区组织形式、发展社区社会工作等建议,有效助推基层民主建设。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及隐私、规范物业管理等建议,助推《民法典》全面实施。申请执行和申请再审案件立案环节不再提交生效证明、银行诉前保全担保方式不必提供他行保函等建议得到及时采纳,诉讼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保障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等建议,有力促进司法公正公信。促进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内陆国际化法治化营商高地等建议,在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中充分体现。

在文化建设方面,围绕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旅融合、增强城市文化底蕴等,提出提案153件。创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等建议,促使文化惠民工程取得实效。保护历史文化、传承非遗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完善保护措施。加快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等建议,推动成立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整体提升两江四岸核心区、推进“大三峡”旅游一体化建设、打造“巴文化”文旅圈等建议,助推重庆打造“近悦远来”城市形象。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传承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建议,有力促进德法相融。在青少年中开展革命史、奋斗史、创业史宣传教育等建议,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国民教育。

在社会建设方面,围绕公共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创新社会治理等,提出提案422件。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建议,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参考。提升“一老一小”医疗服务质量、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等建议,被《重庆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和工作指南》吸纳。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大主城区坡地绿化力度、整治重点区县防洪护岸、保障残疾人出行权益、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规范管理共享单车等建议,助推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防止大数据“杀熟”、规范直播经济和网络社区团购等建议,促使相关部门加大新兴业态监管力度。加强公共风险防控、建立事故风险管控信息化平台等建议,被《重庆市安全监管十条措施》吸纳。构建“识骗、防骗、拒骗”防控体系等建议,助力全民反诈专项行动纵深推进。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等,提出提案149件。强化能耗双控、加强碳排放管理相关建议,被《重庆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吸纳。改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等建议,推动修订《重庆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加快建设渝东北清洁能源基地、深化渝黔能源战略合作等建议,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强三峡库区消落区管理以及防治大气、水、土壤等关键领域污染等建议,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接续推进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改造等建议,为编制《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深化林业改革、发展生态惠民产业等建议,被《重庆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吸纳。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建设美丽庭院等建议,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二、工作举措

一年来,我们坚持党对提案工作的全面领导,胸怀国之大者,锚定提质增效这个新时代政协提案工作的新要求,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为中心环节,始终坚持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整体推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应有作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工作部署,把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贯穿提案工作全过程,提案服务加强政治引领、提案提出体现政治立场、提案审查严守政治标准、提案办理彰显政治效果,通过提案工作积极担负“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切实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

(二)强化服务引导,推动提案质量提升。抓好提案征集。倡导“注重质量不比数量”,推送《提案参考选题》,组织委员参与调研视察、情况通报、专题协商等活动,切实做好知情明政服务,引导提案与全市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问题同频共振。通报表扬2021年度优秀提案42件,强化榜样引领。培育精品提案。引导集体提案单位发挥优势提前培育提案,注重将高质量协商、调研、视察报告及大会发言等及时转化为提案。加强和四川省政协联系合作,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共同关注问题培育优质提案。严格审查交办。不搞凡提必立,坚持“四方共商”“三厅交办”,力求立案严格,交办准确。

(三)深化协商理念,增强提案办理实效。坚持全程协商。全面推进提出环节选题协商,交办环节审查协商,办理环节沟通协商,督办环节问效协商。紧盯重难点提案做好联系协调,提高办理效率。用好工作抓手。督办本年度重点提案78件,跟踪督办上年度重点提案10件,以高规格推动、多层面参与、清单化管理彰显重点提案示范作用。民主评议市生态环境局等9家单位提案办理工作,推动定期评议与日常督办相结合,民主监督实效切实增强。以临时抽查、情况通报等方式推动提案内容、办理过程、办理结果“三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公众监督。丰富协商形式。督促承办单位更多采取调研视察、走访座谈、现场办理等方式开门办案。结合“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借助院坝协商会、广场协商会,将民生领域提案办理协商延伸到街道社区,推动提案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联动。完善协商机制。将一般提案沟通协商、重点提案当面协商作为评价考核硬指标。借助市政协“报刊网微端”扩大提案工作社会参与度。探索提案办理承诺事项落实反馈及评价工作机制,推行提案“两次答复”“两次评价”,有效改善“重答复、轻落实”等现象。

(四)加强统筹协调,凝聚提案工作合力。做实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提案“信息源”“智慧库”作用,开展提案综合分析,形成《提案专报》,为党政部门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参考,同时为市政协有关协商调研提供参阅材料,组织提案者参加相关履职活动,推动提案工作与政协重点工作有机融合。组织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113件,其中“关于支持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的提案”入选重点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来渝专项督办。做好提案宣传。民主评议、办理协商等工作模式及经验在全国政协提案委有关会议上推广交流。中央电视台、人民政协报等中央媒体宣传报道11篇,重庆日报等市级媒体宣传报道191篇,充分展示政协委员履职风采和党政部门工作成效。做强联合联动。配合全国政协提案委完成“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等3项重点提案督办任务。承办2021年西部地区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召开全市区县政协提案工作座谈会,有力推动提案工作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政协制度整体优势充分发挥。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还存在知情明政服务机制不够完善、提案办理协商方式不够灵活多样、提案监督力度还有差距、提案办理中凝聚共识有待强化等问题,需要认真改进。

三、2022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下功夫,坚持质量导向,持续双向发力,切实推动提案工作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发展。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加强党对提案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市委五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地方政协提案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兑现市委“三个确保”政治承诺,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提案工作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紧紧围绕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促进重庆“十四五”规划实施为重点精准献策,确保全市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提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务实建言,协助市委、市政府增进民生福祉。

(二)践行正确质量观,切实推动提案工作双向发力。坚持以提案工作提质增效更好地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广泛凝聚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共识和合力。创新知情明政服务,引导提案者更加注重调查研究,提出更多立意高、分析准、建议实的精品提案。务实推进重点提案、民主评议、提案公开工作,督促办理单位更加注重实事求是,不断提升办理质量。坚持全过程协商,促进提案协商与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有机融合,探索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新模式,推行市、区县政协联动开展提案协商,借助“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推动提案工作更加接地气连民心。结合市政协民主监督工作计划深化提案监督,寓协商式监督于提案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作用。

(三)多措并举强保障,有效汇聚提案工作更大合力。在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上下功夫,做好综合协调、组织联络工作,加快推进“智慧提案”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总结梳理本届提案工作经验做法,在审查、督办、评价、表彰等重点环节上探索创新,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做好本届优秀提案评选表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提案宣传,充分展示提案履职成果,进一步优化社会氛围。加大与四川等兄弟省区市政协的交流合作,加强对区县政协提案工作的联系指导,进一步发挥整体优势。

各位委员、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履职尽责,全面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和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编辑:张玉兰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