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市政协副主席杜惠平赴渝中区,以实地调研的形式跟踪督办重点提案。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何让传统风貌老街区在修复改造中焕发新生是重庆的一道必答题。去年,市政协委员、市作协主席冉冉提交提案《关于科学合理更新传统风貌区助推城市发展的建议》,呼吁以价值重现的开放性保护思路,积极促进无形资源的转化,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积极探索多种建设模式,以市场化运作推动城市更新。时隔一年多,该提案的办理效果如何?杜惠平率队调研、跟踪督办。
当天下午,杜惠平来到人流如织的山城巷,边走边看,领略山城巷传统风貌区的独特魅力,详细询问传统风貌区的更新建设情况。得知仁爱堂、原金马寺小学等场所利用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开放性保护模式下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新地标,杜惠平对此点赞,并对提案办理成效给予肯定。
杜惠平表示,兼具历史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传统风貌街区是城市的“名片”。政协委员要继续关心关注我市传统风貌街区的普查认定、价值挖掘、保护开发,凝心聚力升级旧街区、讲好老故事、建好新重庆。
当天,调研组一行还前往渝中区黄沙溪视察该长江段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重点调研植物群落修复、垂直绿化等滨江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积极凝聚“扛起重大使命,力争上游水平,高质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共识。(程卓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