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了《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卢作孚卷》,颇有感触。该书选取了卢作孚先生撰写的文章、书信、讲稿等共计83篇,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较全面地反映了卢作孚在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乡村治理、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其倡导“国家现代化”“乡村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社会改革、企业管理等思想与实践,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
从书中《建设中国的困难及其必循的道路》《一桩事业的几个要求》《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的训练》等可以读出,热切追求中国现代化,是卢作孚社会经济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实业救国论的主要内容。提倡教育救国、实业救国者,早有人在,但没有提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高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建国大纲及实业计划,已有明白的现代化思想,在此以后,卢作孚更明确提出“现代化”口号,并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规定。
如何搞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是该书收录卢作孚先生著述较多的部分,如《超个人成功的事业 超赚钱主义的生意》《大胆生产 小心享用》《为己?为人!》等。卢作孚被当代不少学者赞誉为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的先驱或创始者,其中许多经营思想和管理原则,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他在《一桩惨淡经营的事业——民生实业公司》一文里全面总结了他创办民生公司的经营决策与经验教训。总之,以振兴中华为出发点,以与帝国主义竞争、赶走侵略势力为目标,在事业内部强调集团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并把个人、公司与国家民族利益正确结合起来的经营思想,是卢作孚经营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创办的事业能在逆境中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
从《各省教育厅之设立》《<教育月刊>发刊词》《教育经费与教育进行》《<成都市市立通俗教育馆周年报告>序》等文中,能读出卢作孚作为一个教育救国论者,其教育思想相当丰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是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出发点,他认为“人人皆有天赋之本能,即人人应有受教育之机会”。同时,其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卢作孚指出“学校培育人才,不是培养他个人成功,而是培养他做社会运动,使社会成功”。卢作孚将这种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思想运用在民生公司的培训教育中,创造了“民生精神”教育,塑造了中国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企业文化。
卢作孚出生于重庆合川一个小商贩家庭,仅有小学学历,无任何社会背景,更无显赫地位,在社会激烈动荡的年代,其出入政商、游走于庙堂与江湖之间的人生经历,以现在的发展视角来审视,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而他就是那时许多和他一样心系天下的读书人的人生剪影,或可说是有志于济世的读书人的一种人生新常态。通过阅读该书中卢作孚的著述,慨叹其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甘于家国奉献的人生格局,他创造性地突破现代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藩篱,重新打通个体生命与国家兴亡、价值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的通道。作为其创办实业的经验总结,有其时代的引领性,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对卢作孚的著述和观点,应该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有鉴别地吸收。但卢作孚先生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爱国教育家、乡村建设理论家和实干家、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作者兰梦宁系合川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