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读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走进委员 > 委员读书 > 正文
经济增长背后的源动力
——读《增长之源——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有感

2023年12月08日 16:36 来源:重庆政协报

《增长之源——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作为国家统计局领导干部,该书作者盛来运、郑鑫等依托丰富的数据资料和扎实的量化分析方法,科学回答了“中国经济过去40多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来自哪里”“当前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面临哪些挑战”“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将在何方”等问题,是对“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又一生动阐述。本书的知识和见解,对更加深入理解中国经济增长、更加有力推进本职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进一步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保证。本书第一篇“高速扩张期的动力特征(1978-2012年)”和第二篇“新时代的动力转换(2013-2020年)”,围绕要素、产业、需求和空间动力的成长和贡献,用详实数据和科学的理论、方法对其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1979至2019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由不足2%提高到16%以上,由低收入国家成功转变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其中,既有197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的世所罕见的高增长时期,也有2013-2020年经济进入增速换档、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无论哪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成就,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是党将改革开放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科学认识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并坚持不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方面促进要素、产业、需求、空间增长动力壮大的结果。

进一步清醒认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济增长要求和面临的挑战。本书第三篇“着眼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动力演进(2021-2050年)”,对2020年我国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科学评估,对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和面临挑战进行了梳理分析。预计到2050年,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之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46万亿美元,经济年均增速不低于4.5%,同时发展需克服资本依赖过高、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等困难。综合来看,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商务工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外贸增长动能减弱,利用外资变数增多,成为制约商务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既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也要具备攻坚克难的意识,清醒认识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进一步增强推动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本书最后一篇“加快动力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引领的新发展理念、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产业、需求、空间四大动力的优化思路和推进路径进行了科学分析。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导、产业提质升级为支撑、强大国内市场为依托、城乡区域协调为助力、体制机制为保障的动力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焕发新活力。作为发展内外贸易、促进外商投资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政府部门,商务委负责需求动力“三驾马车”(消费、投资与出口)中的“两驾”(消费、出口),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恢复和提振消费需求,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努力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突出抓好数字商务发展,加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确实实现促消费、稳外贸、稳外资,着力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为全市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王珏系市政协委员、市商务委副主任

编辑:张玉兰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