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走进委员 > 委员风采 > 正文
将爱播撒在雪域高原
——记铜梁区政协委员刘仁建

2024年02月27日 16:04 来源:重庆政协报

“刘主任,为你点赞!”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铜梁区政协医卫界别委员、区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刘仁建查完房刚回到办公室,同事们就欢呼着簇拥过来。原来,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礼物——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藏医院寄来的一面锦旗。望着锦旗上“情系藏区显身手 爱洒高原暖人心”14个金色大字,刘仁建的思绪又回到那些难忘的援藏时光。

手到病除传佳话

2022年6月,作为重庆市第九批医疗援藏工作队队员,刘仁建来到海拔4300多米的芒康县挂职该县藏医院副院长。短暂休整后,他不顾高反引起的身体严重不适,紧锣密鼓地展开援藏医疗工作,以精湛的医术和细心的作风,得到患者和同事交口称赞。

一个雨夜,忙碌了一天的刘仁建接到患者点名要他应诊的紧急电话。见到气喘吁吁的刘仁建,这名叫次仁平措的患者才停住呻吟:“你就是刘院长?好多老乡都说你厉害着呢!”前期的真情投入得到了群众认可,藏民的淳朴再次撞击着刘仁建的内心。他立即展开诊治,直到凌晨两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处。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经常能见到刘仁建搀着次仁平措蹒跚前行的身影。病情不断好转,但患者却焦躁不安。刘仁建了解到其家中七旬老母亲无人照顾后,立即连线当地卫生院派出专人照料,自己也去看望了两次。次仁平措出院时拉着刘仁建的手,泪流满面地说:“早就听说您一伸手就能治好病,没想到不仅医术高,对我们还这样好。”

“他那淌满泪水的脸颊一直印在我心上。”刘仁建说,那一刻他深切感受到援藏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直至现在,他还时常过问次仁平措的身体状况,多次为他寄去针对性治疗药物。

关爱弱势显真情

当地医疗条件艰苦,群众健康意识薄弱,刘仁建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偏远乡镇。

一次,他带队到40公里外的曲登乡为藏民义诊。人群中,一个叫丁真尼玛的小孩引起了他的注意。“口唇紫绀、手指杵状,6岁多身高不足90厘米,是典型的高原先心病症状。”刘仁建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详细询问小丁真家的家族病史,了解病因、研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还到县民政局帮助小丁真申请了特殊补助。

“现在他已经长高了4公分,身体状况改善了不少。”回到铜梁的刘仁建一直对小丁真进行后续治疗指导,评估发育改善情况和药物安全性,精确进行健康干预,还给进入小学的小丁真两次寄去衣物和学习用品。

传帮带训见担当

作为挂职副院长,刘仁建深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何其重要。

为此,他在拉乌山留下了跋涉的足迹:列席当地政协医卫界别活动4次,深入基层20多次,回访患者40余人,查阅病历500余份。白天开足马力,夜里挑灯夜战,加班整理出《芒康县藏区常见病康复理疗指南》等实用资料。通过平时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各种业务培训30多次……

“刘老师,我今天参加全县护理技能比赛,获得了一等奖!谢谢您的悉心指导!”刘仁建翻出去年医师节时玉珍拉姆发来的微信,言语中透着几分自豪,“现在,他们还经常跟我探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案。春节前,我还给他们发去了关于治疗痛风、中风后遗症等方面最新的视频资料。”

岁月有痕,援藏无憾。虽援藏生涯已结束,但刘仁建与受援医院的联系没断,对藏区人民的情感没变。“虽然铜梁与芒康相距2000多里,但最远的他们,是我最近的爱。难舍的牵挂、不变的情结,越远越浓、越久越烈。”刘仁建动情地说。(通讯员 尹健)

编辑:张玉兰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