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政协工作 > 要闻 > 正文
探索多元化办学 提供特色化服务
市政协开展“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在渝教育需求情况”界别协商

2024年06月13日 11:09 来源:重庆政协报

随着港澳台侨同胞在渝人数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保障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在渝就学需求,为港澳台侨同胞在渝安心生活、扎根发展营造良好环境?6月12日,市政协特邀(港澳)、台盟、台联、侨联和教育等界别委员与市教委、市政府台办、市政府侨务办、市政府港澳办相关负责人,围绕“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在渝教育需求情况”进行面对面协商。

此前,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根据课题所需,组织综合调研组聚焦界别群众反映的现实问题,前往市内部分学校走访调研,赴广东省广州市、江门市,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学习考察,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分析现状、剖析原因、找准问题,各子课题组还自主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

会上,委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情况,充分发挥界别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协商建言。

“2009年起,我市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先后制定相应政策文件,为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在渝就读需求提供了政策支撑。”市政协委员、市侨青会常务副会长王万宇表示,虽然我市已出台相关政策,但仍有一定差距,建议学习闽粤两地经验做法,对照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认真梳理现行政策措施,根据我市实际,适时、科学、合理推动我市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就学教育政策更新。

聚焦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就学政策落地,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孟卫红呼吁,针对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在渝就学需求实际,研究提出相关原则、执行标准、操作办法、适用范围、办理流程和保障举措,切实增强政策的执行力和操作性。

结合重庆目前实际,市政协澳门委员、重庆融恒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林玉春建议,探索开办港澳台侨子弟学校、增设港澳台侨特色班等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切实解决港澳台侨人士“后顾之忧”,使其更加安心来渝投资兴业。

围绕台胞子女就学问题,市政协委员、重庆中冶泊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凯提出,要强化在渝台胞子女就学服务协调工作机制,在中小学“三对口”入学政策的原则下,根据台胞在大陆没有户籍,仅有居住证和台胞证,无法提供户籍、房产证等相关信息,出台针对性的入学政策,支持和保障台生在渝就学。

协商中,委员们提出的一条条中肯意见建议,得到了市教委、市政府台办、市政府侨务办、市政府港澳办有关负责人一一回应。大家纷纷表示,将着力强化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入学保障,健全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功能,为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入学提供更多便利。健全港澳台侨同胞子女入学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探索,针对港澳台侨学生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应用,为港澳台侨学生提供特色化服务。在研究制定《重庆市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内容中,考虑对华侨子女教育问题进行相应明确,提供可供参考的就学指南,并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港澳台侨同胞来渝就业创业、投资兴渝。(记者 程卓)

编辑:张玉兰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