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重庆渝北区政协:打造更多有辨识度的消费新场景

2024年12月10日 12:5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夜幕降临,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嘉州商圈的“TWELVEMARKET”集市灯火璀璨。香气扑鼻的美味小吃、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吸引着附近居民、上班族和慕名而来的市民一起开启“逛吃”模式,场面很是热闹。

作为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区,近年来,渝北区精心打造中央公园商圈、嘉州商圈、两路空港商圈、临空消费走廊等“三圈一廊”商业体系,相继建成重庆大悦城等20个商业综合体,餐饮、休闲等各类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快迸发、集聚发展,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助力打造更多有辨识度的消费新场景,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近日,渝北区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建言献策。

“当前渝北区商业综合体面临较高空置率,资源浪费与消费集聚力弱化并存。”俞容龄委员直陈痛点,建议科学规划消费场景,设计具有渝北辨识度的消费地图,通过优化商业综合体布局,引入新兴业态,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发展首店经济等非标产业。

围绕提升中央公园商圈影响力,谢娜委员建议,利用商圈商务楼宇配套资源,打造“楼上办公、楼下生活”的“工作+学习+娱乐+消费”便捷商圈;利用城市公园,打造“休闲+体育+训练+消费”的潮玩商圈。

江北国际机场是渝北独具辨识特征的公共场所。李汝义、李静委员建议,充分利用毗邻保税港区的优势,让机场本身成为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商务中心,设置旅客中转中心,打造“候机+商业”模式,让更多“过路客”慢下来。

会展经济也是渝北的名片之一,黄如菲、王显秀委员建议,以悦来打造“设计之都”核心载体为指引,建设好充满“City感”的滨江商业街,并以余光中等文化名人在悦来的历史故事为背景,延伸文化内涵、培育独特的文化IP。

如何点亮“夜经济”?谭万红委员建议,依托公园、美食、温泉、夜景等地域特征,拓展紫薇路商业街和防空洞群夜经济内涵,扩容提质新消费场景;学习借鉴西安、洛阳等地经验做法,深挖文化资源,聚焦年轻人社交活动项目,打造知名品牌。

为充分挖掘释放乡村消费潜力,李国庆、刘婷委员还建议以全球特色农产品体验式展示、销售为主题,在木耳镇新乡村打造国际农业奥特莱斯。同时,在乡村规划建设有机生活体验园、乡土特产工坊及生态休闲农庄,健全物流仓储体系,提高农产品集散流通效率。

认真听取委员们发言后,渝北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积极回应,表示将利用机场及两路空港商圈资源,扩增商业空间,招引全球顶尖品牌与服务;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推动商圈、购物中心、特色街区等成立大型商业综合体企业联盟;加快乡村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乡村“伴手礼”经济,打造多样的乡土旅游消费场景。(记者 凌云 通讯员 高娇娇)

编辑:张玉兰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