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渝中区榜上有名,成为重庆市首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这一里程碑背后,凝结着无数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其中渝中区政协委员、重庆市渝中区巴蜀幼儿园园长周懋舒的身影引人注目。
周懋舒委员(右三)组织团队成员围绕托幼一体化服务举措开展交流。受访者供图
巴蜀幼儿园是重庆市首批中小学党建“双创”培育单位。周懋舒和团队成员共同致力于“自在萌娃爱中华”幼儿启蒙思政课程的建构,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绘本共读、传统节日体验等活动中,让孩子们在“重走长征路”体能游戏中感悟坚韧精神,在“方言童谣传唱”中领略巴渝文化魅力。“希望通过这些方式,在孩子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周懋舒如是说。
当然,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近年来,周懋舒通过建立“园家社创造教育共同体”,推动家长深度参与课程建设,累计整合社会资源27项,拓展特色活动16个,真正实现“教育在活动里发生,学习在互动中生成”。
不懈耕耘结出硕果。周懋舒介绍,巴蜀幼儿园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育部优秀实验基地园、重庆市教育功勋著名幼儿园等称号,2024年9月荣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成为重庆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的典范力量。
“优质教育不应是独奏曲,而应是交响乐。”周懋舒带领巴蜀幼儿园通过师资互派、课程共享、联合教研等方式,带动片区11所幼儿园提升办园质量,并在渝中区政府的推动下,与巫溪县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更通过"云教研"平台开展远程备课指导。
被推荐为政协委员后,周懋舒持续为幼儿教育发声。
她深入走访渝中区26所幼儿园,发现部分园所存在师资结构性短缺、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随后,形成提案《关于加快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的几项行动建议》。提案中“建立优质园结对帮扶机制”“实施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等建议被纳入《渝中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针对托育服务供需实际,她提交的提案《在"幼有所育"上持续用力——关于进一步提升区域托育服务质量的建议》,推动建成社区嵌入式托育点。该模式盘活了社区闲置空间,为家长提供临时托、计时托等灵活服务,惠及100余个双职工家庭。
在政协“双减背景下教育创新”专题协商会上,她提出构建“社会大课堂”的构想:“整合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本土资源,开展研学课程,让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该建议得到10余家文博单位的支持,与渝中区签订教育合作协议,2024年累计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300余场。
……
从幼儿园活动室到政协会议室,从备课记录到提案文稿,周懋舒始终坚持为儿童成长铺路,为教育未来发声。站在新起点,周懋舒的履职笔记上已写满新计划:筹建“社区育儿支持站”破解带娃难、推动学前教育法地方实施细则拟定、探索“AI+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模式......(秦华兵 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