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协建言——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重庆市政协建言——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2025年06月16日 12:30 来源:人民政协报

重庆是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近年来,市政协围绕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持续鼓与呼,助力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集中保护“红色三岩”片区,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盘活抗战遗址,联手故宫博物院打造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老鼓楼衙署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十八梯成功创建国家非遗旅游街区……5月以来,市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先后赴南岸区、渝中区、沙坪坝区、永川区等地就“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主题开展调研,一路所见所闻令大家十分振奋。

“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活在当下”“要提升文物和非遗的自身活力”,一个“活”字成为委员们建言献策的热词。

走进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重庆金融历史博物馆、巴蜀古代建筑博物馆、淞溉古镇等地,调研组一行实地感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现实场景,了解文化遗产概况及当地盘活用好历史文化资源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并围绕文物保护、管理权属、活化利用、投入保障等方面深入探讨交流,建议切实促进“保护第一”生根落地,高效、长效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让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在认真梳理全市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好经验,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创新性活化策略。”市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委负责人介绍,市政协将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列入今年重点调研课题,组织委员们积极出谋划策,助推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关部署安排落地落实。

6月10日一大早,委员们又踏上了前往忠县、梁平区的调研之路。据了解,调研组目前正紧扣四个建言“切口”,持续开展专项调研。

在资源挖掘与整合方面,重点关注部分文化遗产挖掘深度不够、在资源管理与利用上沟通协调不够等问题,就建立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与数据库更新机制、推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协同平台建设等提出建议;在活化利用模式方面,重点关注全市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还存在产品类型、展览形式较为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深入研究文化遗产多元价值挖掘、文化企业发展模式探索创新等思路举措;在资金投入与保障方面,重点关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资金来源单一、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融资渠道等问题,探索通过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方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保障措施;在强化社会参与度方面,重点关注社会参与渠道不畅、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有效组织和协调等问题,探索进一步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政策法规体系,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扩展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组织网络。(记者 凌云)

编辑:杨靖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