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不够科学、儿童精神科医师严重短缺、因心理问题休学学生普遍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5月23日,重庆南岸区政协主席梅泽波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及关联提案,会上,提案者与提案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协商交流。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区政协全会上,农工党南岸区委会提交了《关于守护孩子“心”世界,打造健康城市“样板间”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实施科学测评、补齐硬件设施、提升诊疗能力、完善医保政策,多措并举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与之相关联的四件提案建议还涉及优化未成年人社区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赋能家庭教育、培养父母教育能力等内容。
这些提案得到主办单位区教委的高度重视,联动区卫健委、区医保局等相关协办单位,认真研究、扎实调研,与提案者多次协商、细化措施,推动提案办理落实落地。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农工党南岸区委会持续开展调研,力求提出更多精准、务实、有效的建议。提案督办会上,农工党党员任志鸿代表农工党南岸区委会进一步提出,实施“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四早工程”,通过人工智能开展心态监测与分析,运用AI心理诊疗技术提升问题识别精度,健全家校医社协同处理机制,共同防范未成年人安全事件发生。
“未成年人安全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与父母教育能力的不足。”鞠学勇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围绕家庭和人文、抚育与意外、陪伴与支持开发科学的培训课程,建立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
“很多家长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家校合作机制有待加强。”李佳委员建议,设立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才培养,推广“互联网+家庭教育”模式,优化教育资源供给。
“流动儿童、低收入家庭子女等群体易处于‘管理真空期’。”谭力铭委员建议,将社区教育作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补充,找准发力点。卫筱卫委员建议,强化技术防控,分析高危群体行为特征,筛查心理问题未成年人,及早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提案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现场回应,将以校家社联动发展为载体,打造幸福课程,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公益平台,提升医药保障,大力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委员们提出的提案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案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压实办理责任,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落实,对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副区长蒋文新评价道。
梅泽波表示,要树立系统思维,补齐发展短板,认真谋划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中长期规划,持之以恒推进,一步一步落实,让南岸成为孩子们向阳生长的幸福家园。(通讯员 方莉 记者 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