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经济让“头回客”变“回头客”——重庆江津区政协花田议事助推农文旅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媒体报道  > 正文
“花”样经济让“头回客”变“回头客”——重庆江津区政协花田议事助推农文旅发展
2025年02月28日 02:40 来源:人民政协网

又到踏青赏花时节,重庆江津区永兴镇的金色黄庄景区内,绵延万亩的油菜花正渐次开放。自2016年以来,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江津一张重要的旅游名片。

如何丰富“花样”、延长“花期”,实现“花开四季”的乡村游?近日,在重庆市政协社法委的指导下,江津区金色黄庄政协委员工作室和宽读图书馆政协委员工作室组织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区级相关部门、镇(村)负责人和村民代表走进金色黄庄油菜花田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渝事好商量·讲出‘津’点子”联合协商议事活动。

据了解,“金色黄庄”项目覆盖永兴、慈云、白沙三镇,已建成万亩重庆市级高粱产业园、千亩青梅产业园及近千亩市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亿元,联动江小白农庄、华信资产等多家经营主体,初步形成“农业+文旅+酿造”产业协同格局。2024年菜花旅游文化节累计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

“当前仍存在的花海景致降低、交通拥堵压力大、缺乏规范化管理等问题,会削弱对游客的吸引力。”黄国勇委员道出了自己的担忧。他建议,区域联动整合旅游资源,充分挖掘非遗“永兴吆喝”、白沙抗战文化;活动期间按照游客需求量设计开通公交线路及班次,做好交通秩序管控,大力开展“无痕旅游”宣传。

唐鹏飞委员认为,发展“赏花经济”,“嫁接”思维与“混搭”实践不可少。他提出,深挖“花香+酒香”文化内涵,延伸“农业+酒业”产业链条,通过打造“ 江小 白酒文化长廊”、楹联主题打卡点,策划“烽火酿香”情景剧、“花田诗酒大赛”“富硒美酒品鉴会”等融合活动,与江津非遗老字号合作推出限量联名产品等形式,让“头回客”变“回头客”。

“津西片区已形成‘现代农业—生态涵养—文旅体验’的完整产业链,农文旅融合发展正当其时。”喻春喜委员建议,打造以白沙为枢纽的津西特色农文旅精品线路,跨镇联动设计春季“花田宴舞”联票(农事体验+花海火锅+非遗演出)、冬季“年味津西”套餐(杀猪宴+铁水舞龙+酒庄封坛)等项目,实现客源互送、资源共享。

彭自富委员着眼金色黄庄作为市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提出在此基础上打造“法润巴渝——金色黄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通过融合“法治”元素,强化委员工作室阵地建设和功能延伸,在提高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推广度的同时,为金色黄庄提供日常引流。

交委 、区商务委、区文旅委等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委员和群众关切,表示将全面梳理、认真吸纳运用好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推动江津走好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区政协主席杨利表示,将不断完善委员工作室跨区域、跨界别联动协商机制,通过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全方位、多角度为江津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刘朦濛 记者 凌云)

编辑:张玉兰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