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五大环保行动”工作情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主办
首页  > 城乡特色美  > 正文
重庆市“五大环保行动”工作情况
2019年01月07 04:49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局

一、五大环保行动(2013-2017)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市政府实施五大环保行动以来,完成各类污染防治项目1.5万余个,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肯定了五大环保行动等工作。五大环保行动已成为重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张“名片”,推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64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3天,较2013年增加97天,PM2.5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下降35.7%。土壤、噪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二、持续开展新一轮五大环保行动(2018-2022)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回应市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关切,我局正组织编制新一轮《五大环保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总体框架是“1+6”,即1个总方案,配套“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行动和环境安全保障6个子方案。

一是深入实施“碧水”行动,确保水更清。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市控以上劣Ⅴ类断面,纳入国家考核的42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2%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6%以上,9个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主要是全面深化“一优五治一保”措施,即优化流域水环境保护格局,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码头污染防治、深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二是深入实施“蓝天”行动,确保天更蓝。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逐年降低,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00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40µg/m3以内,NO2、O3年均浓度达到国家考核要求,PM10、SO2、CO年均浓度达标,重污染天数持续控制在较少水平。主要是继续深化“四控两增”措施,即控制交通污染、扬尘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增强大气污染监管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是深入实施“绿地”行动,确保地更绿。生态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率达45%以上。主要是不断强化“一守五建”措施,即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退化区、城市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四是深入实施“田园”行动,确保土更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固体废物处置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是重点开展“一查三治”工作,即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动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五是深入实施“宁静”行动,确保声更静。区域声环境质量好于二级(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分贝),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好于一级(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6分贝),主城片区声环境功能区夜间总体达标率≥75%。主要是深化“一管四控”措施,即加强城市声环境管理,控制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

六是着力防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环境更安全。减小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危害,提高环境安全水平,提高公众环境安全满意程度。主要是深化“一守六强化”举措,即守住环境安全底线,持续强化环境安全全过程管理机制建设、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环境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及环境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编辑:张敏
版权所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编:401147    渝ICP备05006522号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复制或镜像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