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下午,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大会上,市政协委员赵天智发言。围绕如何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实践、激发政协系统治理效能,他建议,要形成“确立选题-调查研究-撰写协商报告-召开协商专题会-办理协商建议-协商监督-评估办理结果-反馈办理情况”的闭环机制,推动协商程序化、机制化、实效化。

▲市政协委员赵天智。廖文豪 摄
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赵天智介绍,近年来,全市政协系统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不断拓展政协协商的广度和宽度,创新开展跨区域联合协商,搭建“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委员会客厅、“智汇经济圈”等不同层级协商平台,拓宽了群众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贡献了政协力量。
不过,也还存在着协商合力尚未形成、协商能力有待提高、协商质效还需提升、协商成果转化不够等不足,与工作需求、群众期盼还存在差距。
为此,赵天智建议,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协商合力。其次,要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协商能力。要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经常性学习培训规划,用好“书香政协”平台,将学习教育融入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提升政协委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等方面的能力;整合人才资源,建立市区县政协共享“专家智库”,为政协协商提供智力支撑。
第三,聚焦中心大局,提高协商质量。按照“大格局小切口”思路,采取党政交题、委员找题、群众点题、各方荐题等方式,建立选题生成机制。围绕选题通盘谋划考量,统筹生成“以牵头单位和领衔委员为协商主体、智库专家为协商成员”的协商方案,广泛调研、深入剖析,提出精准的对策建议。
最后,建立闭环机制,推动协商成果转化。围绕提升委员、部门、智库专家、群众代表参与度,形成“确立选题-调查研究-撰写协商报告-召开协商专题会-办理协商建议-协商监督-评估办理结果-反馈办理情况”的闭环机制,推动协商程序化、机制化、实效化;迭代升级“渝事好商量”等平台,构建功能完备、参与畅通的协商载体;提高重庆数字政协使用质效,搭建起党政所需、发展所要、群众所盼的在线协商平台。
